6月17日上午,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忙而有序。
在半成品區,一根細長的超導線引發記者好奇。“這就是我們研發的低溫超導鈮鈦線,別看它細,直徑只有頭發絲的二十分之一,里面卻包含8892根芯絲,而且1萬米長都不會折斷。”公司副總經理劉海明順手拿起一根,充滿自豪,“目前國際上能同時生產這種線材(0, -3280.00, -100.00%)、錠棒和磁體的企業只有我們西部超導一家。”
一種材料,凝聚一個夢想。為打破國外對超導材料的技術封鎖,搶占新材料產業發展制高點,2003年,以張平祥為首的一批海外留學博士回國投身創業。10年來,公司不僅研發并生產出低溫超導線材,填補國內空白,而且第一次讓國際最大的科技合作項目——“人造太陽”(ITER)計劃,有了“西安元素”。
一種材料,更彰顯一種擔當。劉海明告訴記者,作為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的一家高科技企業,西部超導依托自身在新材料領域的創新優勢,已在陜西、甘肅等沿線地區開展新能源、醫療等產業對接和整合,以提升西部地區在稀有金屬科研領域和市場開發上的國際競爭力。
走訪西安經開區的企業,無不感受著裝備制造優勢企業的擔當和夢想。
經風淋室除塵,記者得以進入西安佳陽新特能源有限公司制造工廠車間??偨浝砼耸繃[現場介紹說,公司已先后在陜西延安、寶雞、榆林和寧夏吳忠投資光伏發電項目,其中寧夏吳忠的100MW光伏發電項目每年可發電1.4億千瓦時,產生經濟效益1.26億元。“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提速,我們將在沿線更多城市進行光伏和風電布局。”
一路向北,跨渭河,越涇河,來到位于涇渭工業園的陜西重型汽車公司總裝車間,記者看到,一輛輛嶄新的陜汽德龍重卡緩緩駛下裝配線。“去年我們重卡出口1.8萬臺,其中51%銷往中亞和俄羅斯。今年5月22日,我們與烏茲別克斯坦創新建筑公司一次就簽訂了1000臺重卡出口合同。”陜汽進出口公司副總經理童春麗介紹說,為加快絲綢之路沿線市場開發,目前陜汽不僅在新疆興建了年產5萬臺的整車廠,而且還在哈薩克斯坦與經銷商合建了一個裝配廠,實現了本地化生產和銷售。
“這3家是我們經開區企業主動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契機的一個縮影。”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主任楊安定坦言,經開區的商用汽車、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專用通用裝備制造和食品飲料6大主導產業,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沿線城市和國家的產業具有一定互補性,“合作空間當然值得期待”。
據了解,目前西安經開區已對有意開拓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市場的企業進行梳理,并建立了企業動態名錄庫。“我們將依托這些企業在高端裝備制造、能源勘探及新能源開發領域的優勢,主動爭取在中亞—長安產業園規劃中承擔建設西安經開區中亞產業園,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楊安定說。
針對大部分企業對中亞市場和投資環境并不十分熟悉的現狀,西安經開區黨工委書記賈生林表示,經開區將組織區內企業走出去調研當地市場需求,了解沿線國家在進出口、稅收、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政策環境,協助企業尋求合作新契機。
美特斯-中國風淋室一線品牌,10余年專注風淋室生產銷售,ISO9001國際質量認證企業
對文章有疑問?請點擊風淋室網站查詢相關信息,或者來電咨詢13012424989
0532-8227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