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為從源頭上保證食品安全,今年以來,臨河區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政策扶持”三位一體同步發展,對食品加工小作坊“高質量、高標準、嚴管理”的思路,努力打造食品加工小作坊聚集區——恒遠食品加工園區。
恒遠食品加工園區位于臨白路四季青農貿市場北,距城區1公里,規劃用地33097平方米,建筑面積41682平方米。園區先后完善了內部的臺階、地 面、路燈、墻面、屋頂等基礎設施,改造了供電、排水管網,進行了電力增容、互聯網覆蓋等建設。整個園區可入駐小作坊231戶,提供就業崗位800個。目 前,園區已入駐食品加工小作坊51戶,從業人員120余人;生產經營的食品包括豆腐、面精、糕點、膨化豆制品、粉條、熟肉制品、饅頭等30余種。
走進恒遠食品加工園區巴彥淖爾市蒙力源食品公司生產車間,全程觀看了一個饅頭的生產過程。
蒙力源食品公司的原料庫(面粉庫)在一樓。前一天晚上,面粉從原料庫通過提升機提自二樓和面車間,三臺和面機將面粉和好后,進入一次性醒發室醒發, 就是我們所說的“起面”。經過近8個小時的醒發,面發起了,也到了第二天的中午一點,正式的生產開始。工人們上班前要經過嚴格的消毒:進入車間前要經過消 毒池,消毒池里有消毒液,除掉雨鞋上的細菌;然后經過風淋門,吹掉身上、頭上的灰塵、發絲;之后進入洗手間,用消毒液洗手、烘干,才可以進入車間,來到各 自崗位。
再說面粉。面起好了,從一次性醒發室推出來,加入適量干面粉、少許堿面(這是“蒙力源”饅頭唯一的添加劑),進入成型車間,經過全自動連續壓面機成 型,一個個花卷、饅頭被擺上蒸車,進入二次醒發室。在這里,花卷、饅頭經過15至20分鐘的二次醒發,進入蒸箱;不大一會兒,一個個熱氣騰騰的“蒙力源” 饅頭出爐了。饅頭蒸好后,立即送入強制冷卻室經過冷卻,再進入包裝車間打包好,送入保鮮庫。第二天一早,由送貨車配送到各大超市、菜店。
如此嚴格的生產流程,才能真正讓群眾吃得放心。
“六個統一”保證舌尖上的安全
在臨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先鋒管理所,記者看到管理所的大屏幕上可以實時看到恒遠食品加工園區內各家小作坊的生產加工場景,由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在辦公區里監督,通過視頻監控實現加工過程透明化監管。
據介紹,恒遠食品加工園區的所有小作坊的生產原材料進庫和產品進入市場前,還要經過兩道工序,那就是市場監管部門的微生物檢測和食品快速檢測。管理 所內建成了一個總投資80萬元的快速檢測室,監管部門通過快速檢測和微生物檢測,實現園區產品從入園到出園全程檢驗。此外,這里所有商戶實行“六個統 一”,即統一大宗原材料的采購、統一生產過程全程透明、統一產品的檢驗標準、統一放心食品的認證、統一產品的產地標識、統一產品的安全配送,以保障老百姓 舌尖上的安全。
從恒遠食品加工園區走出去的產品安全有保證,只要是恒遠食品加工園區里的小作坊生產出的產品,仿佛貼上了“放心”的標簽,自然在市場上受歡迎,園區 里的小作坊主們也因此底氣十足。綠生園腌肉食品廠的負責人黃霞說:“園區里環境好、硬件設施完善,自從入駐園區后,市場上更加認可我們的腌肉產品。今年, 在監管部門的幫助下,我們的產品已通過SC認證?,F在我們的產品已銷售到包頭、呼市等地,正在開發北京市場;將來,我有信心把綠生園腌肉賣到全國各地。”
0532-8227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