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見過喝著純凈水、吹著空調,生活在無菌狀態下,生產全部自動化,實現零排放的金針菇生產過程嗎?10月29日傍晚,位于康平縣的沈陽恒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金針菇生產車間門口,來自北京、吉林、沈陽等地的貨車早已等候多時,公司總經理笑著說:生產車間里每天采收4萬瓶金針菇,供不應求。
沈陽恒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3萬平方米的廠房外,一字排開的是像蜂箱一樣的綠色空調“隊伍”,室內的金針菇培養基要從125℃直降到15℃,全靠空調的“威力”。
走進金針菇生產車間,卻不見金針菇蹤影,更不見人影。郝辰拿出對講機“隔空喊話”,技術員李義彬跑過來,一按鈕,一扇鐵門洞開,借門外的光線可見一籃籃的金針菇瓶排到天花板上。“這是生長車間,還有5天就可以上市銷售了,差幾厘米就滿瓶了。”李義彬介紹,從備料攪拌、裝瓶、滅菌、降溫、栽培、搔菌、養菌、接菌、生長、采收到包裝,全部自動化。
在風淋室內外,工作人員指著監控玻璃窗說,這里是菌種區的最后一道清潔關口,所有準入人員必須穿無菌防塵服,還要消毒后才可進入。這里空氣凈化程度達到醫用手術室的標準。
在金針菇生產車間,設有液態發酵罐系統、全自動升降機、全自動機械手臂連接輸送帶系統,一個個金針菇瓶在生產線上均勻地流動。“這種無菌全自動化栽培,全部電腦操作,從備料攪拌培養基到最后采收大約需要56天,由于實現了自動化和工廠化,每天我們都種菌,每天都采收,實現標準化后,每瓶金針菇約380克,上下相差不到5克。”
循環:從原料到廢料全利用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采用綠色生產、循環經濟理念,從原料使用到廢棄物處理,都是純天然、零排放。金針菇采用的是天然材料,主要是將玉米芯、米糠、甜菜渣等原料和水攪拌,整個生產過程不使用任何農藥、化肥栽培,是純綠色的深加工農產品。
金針菇采收后瓶底殘留的培養基更是寶貝,可以作為生產平菇(鮮蘑)的培養基再次利用,還可以將其壓縮成生物質燃料進行銷售。目前,該公司已經建成一個400平方米的生物質燃料示范廠,明年將興建2000平方米的廠房投入運營。生產的生物質燃料,既可供企業鍋爐使用,還可外銷。
明年,公司還將建成平菇生產基地。生物質燃料廠和平菇生產基地投入使用后,每天金針菇產生的50噸廢料不但實現零排放,并延伸產業鏈,進入新的循環系統。也就是說,從原料到廢料再到燃料,在這家公司里將實現全部循環利用。
該公司今年7月份投產,9月28日生產出第一批金針菇,目前一期日產30噸,在沈陽主要以訂單式供應幾家大超市。預計年產值可達1.1億元,明年將擴大生產規模,新增120畝生產基地,增加平菇、雙子菇、松茸等多個菌類
0532-8227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