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國自動變速器研發、生產能力的缺失,是制約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向上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中國汽車產業的痛點。盡快擺脫對進口自動變速器的依賴,也就成為越來越迫切需要解決的議題。
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汽車自動變速器市場超過60%的份額被進口產品占據。而外資品牌在乘用車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在采購自動變速器時更傾向于技術成熟的大型外資零部件配套商,外資壟斷在自動變速器市場遲遲未有改觀。
如今,這一局面被打破了。
“東安汽發6AT正式投放市場,填補了國內自主6速自動變速器的市場空白,這一市場長期被外資企業控制的局面將被打破。”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非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說。為了讓自主企業擁有自動變速器市場話語權,他帶領團隊足足進行了六年的產品研發。
“6年前,東安汽發啟動了自動變速器的研發,6年后的今天,我們再次相聚,共同見證理想變成現實的美好時刻——東安汽發6速自動變速器正式投產下線。”趙非表示,“在主流的自動變速器市場,我們終于有了完全屬于自主企業的產品。”
據介紹,6速自動變速器現在是很多緊湊型車和中型車的主流配置,相比四速自動變速器,其工作平順性和燃油經濟性都有大幅提升。但目前,國產汽車所配裝的6AT主要出自外資企業之手。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東安汽發啟動了6速自動變速器的研發。趙非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6AT的研發不僅僅基于對中國汽車業發展形勢的判斷,也來自東安汽發轉型升級、戰略調整的需要。”
■提前布局市場達到國際一流
據了解,從2011年開始,東安汽發在成功批量生產日本三菱4速自動變速器的產業基礎上,研發6速自動變速器,并成功掌握了設計、試驗、控制邏輯、制造及質量控制等核心技術;并且,搭建起一套國內一流、與國際接軌、有企業自身特色的創新性研發管理體系,培育了一支優秀的自動變速器研發團隊。這八十余人,歷時六載,突破了6AT硬件集成、控制策略設計、系統軟件開發和測試標準等系統技術壁壘,掌握了核心技術。
當問及東安汽發6AT的產品特點及技術優勢時,趙非如數家珍。他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東安汽發的6速自動變速器采用緊湊結構設計,具有良好的整車搭載性和適用性,其功率密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可應用于轎車及SUV,覆蓋1.2t至2.6t車重范圍和300N·m以下發動機,滿足前驅、四驅搭載及多種駕駛模式,可實現起停功能,產品可靠性指標達到30萬公里,與國際一流水平相當。
另據了解,依據國外先進主流技術及未來10年內技術發展趨勢設定開發目標,東安汽發6AT著重改善效率,使用超長行程變矩器、線性比例電磁閥、低拖曳摩擦技術,著重進行離合器系統、傳動系統優化,采用國外同類或更新技術,極大提高傳動效率,有效降低燃油消耗;同時,6AT采用電子控制失效保護模式,簡化液壓系統,優化空間及效率,并同步使用先進怠速空擋控制邏輯,降低油耗的同時減小振動。
值得一提的是,東安汽發可提供自動變速器的整車集成、軟件標定的一體化服務。6速自動變速器現階段通過技術升級即可實現起停功能,同時支持升級為混合動力變速器,油耗在現基礎上可降低15%~20%左右。
“目前,在多家整車企業客戶的駕評體驗中,試駕者普遍表示換擋沖擊小,駕駛性和舒適性都非常好。”趙非稱。
作為東安汽發的戰略合作伙伴,眾泰控股集團副總裁沈義強也表示,眾泰與東安汽發在6AT產品上已進行超過10個項目的合作。在此期間,東安汽發提供的系列產品滿足了集團旗下不同車型和配置的需求,使得項目順利、快速、有序地推進。
■經受市場考驗二期產能30萬臺
一款改變國內自動變速器市場現狀的產品面世,必然在業界引發密切關注。它的產能是多少?何時才能夠滿足市場的急迫需求?
面對這些疑問,趙非回答:“我們投資近18億元用于自動變速器的產品研發和生產線建設,已建成的一期生產線將具備年產6AT 15萬臺的生產能力,二期生產線建設預計明年年底完成,屆時6AT的年產能將達30萬臺。”
目前,東安汽發已與眾泰、海馬等汽車制造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今年預計生產3萬臺6AT。在與十余款車型配套試驗中,該產品的各項指標已與進口競品處于同一水平。
記者觀察到,在東安汽發新投產的生產車間內,生產線設備幾乎全部來自德國、日本等國的國際知名設備制造商,最核心的6AT裝配線坐落于占地萬余平方米的“房中房”里,全程實行無塵全封閉管理——生產工人工作前需要穿戴上頭套、鞋套及工作服,并經過風淋室除靜電,方可入內。
另據介紹,東安汽發6AT的開發過程遵循歐洲產品開發流程,經過功能驗證、樣機優化、量產準備、SOP四個階段,重要及關鍵零部件都經過CAE分析及仿真計算并貫穿整個設計過程,軟件開發按照國際最新安全規范ISO26262 進行,全過程開發驗證和檢測。經過了20余臺次總計12000小時的驅動系耐久考核、80余次油泵總成試驗、近200臺閥體總成驗、2輪100萬次離合器總成耐久考核、20余次NVH評價測試、100多臺次整車道路試驗、2輪次實車pascar考核,在莫干山、歌樂山、吳家后山等地進行了近20次大負載山路試驗、道路試驗行駛里程近100萬公里,經受住了-30℃以下、40℃以上極寒酷暑的考驗,在海拔4700米上性能表現也不遜色。
■引領創新發展助零部件業做大做強
0532-8227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