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身份證制造車間也需要風淋室
昨日,記者獲準進入制證間,為您揭秘第二代身份證是怎樣做出來的。
工作人員拿出一件白大褂讓記者穿上,并提醒在進入制證間前,要鉆過風淋室,享受一下“風浴”,除去身上的灰塵、靜電,以保制證間高度潔凈。
制證間墻壁上掛著溫度計和濕度計,溫度保持在20℃,相對濕度達70%。工作人員指著打印機稱:“這樣能保證高質量打印,不會起泡。”他所指的打印,就是“二代證”的第二道工序——將身份信息打印在信息膜上。這種膜是特制的,正面光滑,反面粗糙,一張只打單面,可同時印8張身份信息。
為防止打印時靜電“帶紙”,膜上涂有防靜電涂層。“因此,市民拿到新身份證時,表面有起皮現象,這就是涂層,不會影響使用。”工作人員解釋。
正反面打印完,就要開始合成了,這對環境潔凈要求更高,因此制證間里又設了一個玻璃隔離間。走進去,只見工作人員將身份證正反兩面膜,夾住一張較厚較硬的卡基,就像三明治一樣。這一步叫“預定位”,要進行對正固定,同時,檢查正反兩面信息是否吻合。
接下來,要將它們“高壓”,讓信息膜和卡基緊緊粘在一起,不會產生氣泡,隨后經過沖切,出來的就是8張身份證的雛形。這個過程必須是無塵進行,若層壓過程中,有一粒塵埃進入信息膜和卡基之間,經過高壓壓扁,會放大10倍,肉眼就能看到痕跡。
雖然此時已看起來是身份證了,但制作并未完成??ɑ杏须娔X芯片,身份信息除了印在表面外,還要存儲到芯片中,這步叫“電寫入”。存儲前,機器會自動檢查卡面上信息是否與公安戶籍網上的信息相符。記者看到機器生產線上方有3個攝像頭,分別檢測姓名、身份證號和相片是否吻合。若有誤,這張身份證便會中途彈出。
資料整理:青島美特斯凈化設備有限公司 趙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