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淋室在航空食品企業的應用
前往上海東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實地查看由3000多種原料到航空套餐的制作過程。“我們有自信讓乘客吃得放心。”東航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很有信心。
保鮮是航空食品最關鍵的問題。在公司進貨口,一輛冷鏈車正運來一批奶制品和果汁飲料。檢查人員用溫度計測量了車內溫度和飲品表面溫度,低于5攝氏度,全部達標。食品送入航空配餐制作中心后,各操作室墻上都懸掛著溫度計,全部顯示在18攝氏度以下。(下轉第5版)(上接第1版)這里還配備了自動調溫設備,一旦室溫變化就會自動調節。
從配餐制作中心完成配餐后,航空食品又以冷餐車護送裝機。因為高溫天,運輸人員還在餐車內放入干冰保溫,才完成簽封。按規定,此后直至登機,餐車不再被打開。
飛機降落后,剩余的食品如何處置?對于這個乘客關心的問題,工作人員解釋,剩余食品必須全部回收清理,不得重新加工利用,檢驗檢疫人員會做不定期“飛行抽查”。
保潔是航空配餐制作過程中的另一重點。為此,東航食品公司全方位全過程監控。工作人員進入操作間,必須帽子、口罩、白大褂“全副武裝”,并通過風淋室、滾塵、洗手等環節方可入內。在蔬果清洗房,記者看到,切好的生菜經過自動清洗機配合蔬果消毒劑進行3—5分鐘清洗消毒,完成消毒的蔬果在后方操作臺上切片并用保鮮膜覆蓋保存。在冷廚房,檢查人員現場測試了廚臺表面清潔度ATP值,儀器上顯示93.4,達標。徒手操作工的雙手、餐飲具表面也都檢測達標。
在東航食品公司,記者看到添加劑的儲藏有專間、專柜并上鎖,鑰匙由專人負責。現場張貼了所有需用添加劑的類別和投放要求。以前天6時50分的那次添加過程為例,制作軟面包放了兩項添加劑:酵母和改良劑分別以面粉總量的1%和0.8%投放標準投放,稱量人、復核人和審核人分別在記錄本上簽上了工號。
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機場分局副局長江珊毅介紹,機場分局每月至少一次對東航食品公司進行現場檢查,并動用2輛現場檢測車測試包括酸價、農殘、瘦肉精、含碘量等15個指標,并抽取樣品進行理化指標檢測。據悉,東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目前承擔了40余家干線航空公司的配餐任務。
資料整理:青島美特斯凈化設備有限公司 趙德平
0532-8227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