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淋室在十三陵施工工程的應用
17日,投入金額約1200萬元的“茂陵搶救修繕工程”將正式啟動,同時備受關注的十三陵文物庫房的建設也將在本月啟動。
十三陵特區辦事處負責人昨天在“十三陵明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研討會”上表示,茂陵搶救修繕工程方案已經請建筑和文保領域的專家多次論證,國家文物局等單位也已經審批通過,目前,前期準備工作基本就緒。據悉,此次茂陵大修是繼清朝乾隆52年(1787年)以來的首次大修,將主要對地面主體建筑,如明樓、寶城、陵墻、祾恩門、祾恩殿遺址、三座門、月臺等進行搶險加固,恢復茂陵原貌。修繕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目前施工用料已進入茂陵,能使用原有材料的均不會更換。茂陵預計明年修繕完畢,但仍將實行封閉式管理,暫不對游客開放,目前,除了長陵、定陵、昭陵以及神路對游客開放外,其余陵寢修繕后都實行封閉式管理。按照計劃,裕陵也將在未來三至五年進行大修。
定陵地下文物庫也將在本月啟動建設,施工期間定陵仍正常開放。庫房選址在定陵陵區內,建筑面積2400平方米,預計明年完工,用于存放定陵出土的4000多件珍貴文物。
據悉,庫房除具備恒溫恒濕等條件外,庫房還將安裝風淋室裝置,對進出庫房的文物保管人員進行全身徹底消毒。此外,昌平區還計劃建設明朝文化體驗中心,同時打造數字化文博基地
資料整理:青島美特斯凈化設備有限公司 趙德平
0532-8227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