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濟陽縣的濟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其總部在福建省,該公司2003年在濟南設立分廠,其產品主要銷往山東、天津等地。記者了解到,為了保證產品質量,該公司投資了300多萬元建立實驗室;原材料供應商全部選用的有資質的大企業,如食用油選擇了益海嘉里的,面粉選擇了中糧和民天的;所有供貨企業都要提供質檢報告;每道工序都配有品控員。
在探訪該公司的食品檢驗室時,一位檢驗人員告訴記者,消費者對于我們濟南產的食品可以放心食用。我們一個“達利園小面包”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其間需要經過20多道檢驗程序。這包括在原輔料驗收時,企業要對面粉、油脂、奶粉等進行檢驗;在生環節要對半成品的成分、凈含量、感官、酸價、過氧化值等指標進行檢驗;生產成成品后,要對微生物、感觀、凈含量、酸價等再檢驗……記者粗略估算一下,確實要經20多道檢驗,一個小面包才能最后出廠,銷往濟南的商場、超市。經常去統一銀座超市購物的消費者可能會看到濟南康喜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各類糕點。為了解其糕點的生產過程,記者來到位于歷城區的濟南康喜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進入生產車間,雙手要先在消毒池內消毒,然后用清水沖洗。記者注意到,所有水龍頭全部是腳踏式的,可以避免消毒過的手二次污染。在更衣區,記者換上了白色的工作服,佩戴上工作帽,工作帽可以把脖頸和頭發全部覆蓋。經過消毒毯后,進入風淋室。風淋室是專門用來消除身上的毛發、灰塵、碎屑等污染物的地方,只有經過這一關才能最后進入生產車間。走進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一排排面包正在烤箱里烘烤,車間內充溢著濃濃的糕點香味。車間內全部是生熟分開,人流、物流分開的,采用工作站的形式生產,每個站都設有管制點,由專門的質檢人員對品質進行監控。在成品區,做好的蛋糕被整齊地擺在食品柜上等待包裝。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成品區,溫度全部是恒溫,可以保證產品質量和口感。透過玻璃窗,記者看到穿著工作服的質檢人員正在抽檢已經包裝好準備外銷的糕點。據了解,每批糕點出廠前都要經過工廠的自檢,檢驗項目包括感觀、細菌、酸價等。如遇到自檢不了的項目,還要送樣品去質監部門進行權威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