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的蟹黃小籠包、竹蒸籠高湯包、蝦春卷、東坡肉、美味粽等特色小吃,向來以色、香、味、形俱全而舉世聞名,更以綠色、安全的原料作支撐,先進、科學的生產管理作保障,深受日本、韓國、東南亞和我國港澳地區消費者的青睞,同時也把杭州的美食文化帶到了世界各國,提升了中國杭州美食在全球的知名度。
青山綠水養出健康小豬
杭州小吃多為肉餡,豬肉又是出口食品中的高風險品種,健康、安全的豬肉原料除部分來自經檢驗檢疫部門檢疫合格的進境肉類外,主要來自經CIQ備案的出口肉類養殖基地。杭州淳安千島湖生態綜合養殖有限公司和衢州市聯合巨北養殖有限公司正是地處青山綠水環抱、并運用現代化技術進行科學養殖的備案養殖基地。
筆者來到杭州淳安風光秀麗的千島湖一隅,在生態養豬場的更衣室里統一換上膠鞋防護服、嚴格消毒雙手,經紫外燈照射殺菌后走進了活豬飼養豬舍。只見在一排排高大的豬舍里,一頭頭皮光毛亮、膚色紅潤的小肉豬有的大口吃著飼養員精心拌制的飼料,有的相互撒歡玩耍,有的躲在溫暖的角落里打盹。“這里都是6個月左右的小豬,每只平均體重為90~100公斤,基本上可以運送出去了。”飼養員江洲奇介紹道。
除了基地提供的本地豬肉外,“知味”有部分原料肉還是從西班牙、美國、波蘭等國進口的。杭州局要求每批進口原料肉均必須隨附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及出口國官方獸醫簽發的衛生證書,經查驗貨證相符后,方可投入生產。
層層檢測出品安全美食
從養殖場出來、經過層層檢測的健康活豬的新鮮肉,又是如何被制成安全、美味的杭州小吃的呢?在“知味”的生產車間外,筆者換上工作服,戴好頭罩口罩,仔仔細細地用刷子清洗雙手,再浸泡在消毒水里、經過風淋室。經歷了整套繁瑣的消毒手續后,走進了生產車間,揭開杭州小吃的神秘面紗。
為了嚴格控制產品的質量安全和衛生,“知味”的生區加工車間和熟食車間是嚴格分開的,包括進出通道都不設在一起。員工就餐也是分用兩個餐廳,工作服顏色按生熟不同分青色和粉色,方便區分。同樣,如果參觀人員分別要進入原料車間和熟食車間,就必須要更換兩次衣服、消毒兩次。
當天,筆者先走進生區加工車間,一隊隊身穿青色工作服的工人正在忙碌又有序地腌制肉串,每個放滿腌制好肉串的貨架上都附有詳細的生產記錄表,方便身穿藍色工作服的質檢人員隨時檢查。隨后在熟食車間,筆者看到這里正在生產一批出口日本的維也納口味香腸。在布滿蒸汽的加熱車間里,身穿粉色工作服的工人指著不銹鋼蒸爐介紹說,按照“出口日本肉及肉品衛生要求”,出口的熱加工肉制品在加熱時,要通過沸水煮或用100℃或以上的蒸汽蒸,使肉制品的中心溫度保持在70℃或以上不少于1分鐘,這樣才能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每批香腸出爐之后,質檢人員還要用專門的溫度計插進香腸內部檢測溫度,保證達到指定溫度后方可放行。“為了讓工人們熟練掌握這些出口的技術標準,我們在杭州局的建議下,把操作標準制成了提醒牌釘在車間的墻上,方便工人生產的時候互相對照。”總經理謝穎芳介紹說。
“知味”生產的美食主要出口日本、韓國和我國港澳地區,由于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口味偏淡、偏甜,比較接近中國江浙一帶老百姓的口味,因而對于清甜、多汁的杭州小吃青睞有加,其中小籠包、東坡肉的銷量最好。
以小籠包為例,今年前兩個月出口日本達到15.54噸,創匯達9萬多美元。日本東京、大阪等大城市的大型超市、地鐵便利店、連鎖餐飲店里,隨處可以見到杭州小吃的身影。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了讓杭州小吃受到更多亞洲消費者的青睞,“知味”在創新研發方面也下了一番苦功,僅新品研發室就有4個、員工20多名,每年都要開發上百個品種的新款小吃。像今年新推出的煎餃、菜肉餛飩、香腌豬排等,銷量都不錯。
資料整理:趙德平@青島美特斯凈化設備有限公司( )
0532-82275046